按语:2023年6月17日,第三届“营商环境法治化”学术年会在台州顺利举行,来自全国各地240多名专家学者领导嘉宾与会,包括江必新、刘兆彬、马柏伟、丁祖年、陈美萍,马跃进、席月民、张平华等知名专家学者领导到会并发言。本次学术年会包括开幕式、主旨演讲、主题演讲、圆桌论坛、专题研讨等议程,律博士学堂和律博士法治智库公号将依次推送整理的文字实录,以飨同道。 本期推送的是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冯张美副教授在“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与企业合规建设的理论展开”专题研讨单元的发言实录,文字经过了本人审定,特致谢忱。 |
![]() |
发言实录全文如下: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下午好,非常感谢大会给我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好机会。上午聆听和学习了非常有价值的专家论点,下午想跟大家交流一点自己浅薄的认识,希望各位多多批评指正。 今天想跟大家谈一下有关于资本合规的问题。上午丁祖年会长谈到了一点,我们现在企业其实面临融资难、融资贵,他也说到了这个问题其实不是我们营商环境的立法能够解决的,很多时候还是需要依靠市场,由市场掌握主动权。 其实资本市场或者说金融机构这个领域也是一样,也是属于市场主体掌握主动权,他们对于合规的要求是如何来理解的,如何去达到合规的目标以及实现合规具体有哪些要求?我主要就谈这几个方面。 首先,资本合规需要提前谋划。这是全局观的形成。我们有两个市场,一个是商品市场,一个是资本市场。其实我们的商品市场应该说比较完善,上午听了很多专家的发言,我们营商环境的打造,营商环境法治化的很多论点都集中在商品市场这个领域。 相比较,资本市场这个领域里,我们的营商环境法治化的论证及实践工作可能才刚刚起步,资本合规可研究、可论证并付诸实践的范围非常广。未来的世界是一个高质量发展的世界,我们需要有一个提前的、全局的谋划。资本市场其实非常简单,你要让别人相信你这个市场,而且单纯相信还不够,你还需要让人持续地相信你,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你不能说把人带到半路上,然后你自己下船了,让别人在海上漂,这肯定是不合理的。 |
![]() |
就像我们谈恋爱的时候,人家说这个男的把这个女的给骗了,其实如果说他骗了她一辈子,让她稀里糊涂的也幸福地过了一辈子,那也是可以的,但你不能中途让人家下船。所以合规的预见性、全局性在资本市场显得尤为重要。在资本市场,我们资本干什么事、如何来干,都需要合规合法。如何达到合规合法?有几点很重要:充分的透明度,信息要真实、可信、公开。这个领域我们可以吹牛,但绝对不可以撒谎。 其次,合规的资本市场有必要的支撑。这是指导思想的确立。如果说合规做得不到位、不合法,也许很多基金、债权、期权都会把这个责任推给资本,资本如何来做?合规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是不是必然?山东大学最高检理论研究所的原所长谢鹏程教授提出,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要做到三个支撑:1.制度要完善;2.监管要有力;3.合规必须有效。这点确实很重要。 联系到合规的作用,有几点不可忽视: 1.在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进行防控合规风险的体系当中,它是很重要的管理体系,是预防违规行为的自治活动。 2.合规也是制度实施的重要机制。法律、规章、道德在企业的实施,要靠国家的强制、要靠社会的舆论、要靠宣传和教育。同时很重要的一点,需要企业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形成一个合规的管理体系,这在资本市场里面尤为重要。 3.合规是资本市场监管现代化的必要选择。因为监管其实都是有盲点的,尤其是在资本市场里面,监管存在的盲点甚至局限性非常凸显,合规可以弥补这个盲点;在形成监管的过程当中,通过合规它要达到一个目标,就是要形成一种回应型的监管,才能有效合规,真正做到保障资本市场的秩序,维护投资者的权益。 4.合规是解决资本市场诸多顽疾的“灵丹妙药”。刚才提到我们的商品市场其实基本上是成熟的,但资本市场基本上是处于一个初创阶段,合规和监管要相互配合。 最后,从微观的角度来讲,我们如何来做到资本的合规?这是具体工作展开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1.内控机制。2.外部合规。内控这一块我不展开,因为金融机构现在内部管理和内部合规机制的构建,各个体系里面都有自己的一套模式。像现在构建一个统一的金融监管委员会,金融监管系统及行为机制的构建体系也是在逐渐地推进当中。 我这里想谈的重点不是内控,而是跟我们诸多专家、学者以及律师有密切关系的,就是外部合规管理专业团队的构建。这个团队需要有学者、律师、专家的集思广益和紧密的团队协作,从外部推进资本市场的合规优化,包括预判风险。这个风险应该不能仅仅局限于市场风险,更多的应该是着眼于法律风险。 在具体推进这项团队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梳理外部服务团队的结构,要注重资本合规的法律梳理。这里列了三块,包括:1.证监会/金融监管委员会的监管指引;2.上证交易所的业务指引。3.深圳交易所的交易指引。后两者的很多规范性文件是按照行业来区分的。第二,要完善金融行业的架构,包括银行、信托、券商。第三,要促进私募基金的合规。我们现在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的私募基金,它的合规要从它的募、投、管、退各个环节,从合规的运营到会计的实务,还有最新的法律法规等各个方面入手,来促成它合规的规划以及它的执行。这也是外部合规管理的工作重点。 我就谈这几点,谢谢各位。 |
![]() |
陈永德:刚才冯张美副教授从资本合规的角度,讲解了一直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融资难、融资贵。当然我觉得我们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很关键的一点是了解和掌握包括世界银行几个评估指标体系。第二点就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这个是很大的问题。因为目前全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所以如何评价这个县、如果评价这个市、如何评价这个省的营商环境,目前全国有好几套指标体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标体系,所以值得大家去研究和推进。 |
![]() |
图:第三届营商环境法治化学术年会部分与会嘉宾合影
“营商环境法治化”高峰论坛(学术年会)简介
“营商环境法治化”高峰论坛(学术年会)由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与浙江新台州律师事务所合作共建的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营商环境法治(政府法治)研究中心发起举办的一个聚焦于“法治营商环境、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企业合规建设”等主题的理论与实务并重,并联合政府、企业、高校和社会服务机构等多元主体共同举办的大型学术年会,该论坛从2021年持续在台州举办,已历三届。三届论坛参会人数突破600人次,知名学者专家江必新、刘兆彬、薛国芹、李富成、王崇敏、丁祖年、马柏伟、徐孟洲、马跃进、刘艺、方竹兰、薛小建、金可可、张平华、陈永强、席月民、刘光华、陶维群、王斐民、耿利航、王坤、马永双、易凌、吴春岐、冀瑜等学者多次参会并做专题发言;林金荣、林先华、彭永军、陈美萍,邵宣豪、袁跃文、花文杰、徐高献、黄崇才、周斌、胡波,黄家红、李光辉、庄启龙、林仁勇,姚石京、陶亮、薛应军、项延永、曾钰峰、陈永德、王勇、谢尚誓、赵恒、俞香兰、霍敬裕等领导专家也到会支持。该论坛在浙江台州乃至全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第三届“营商环境法治化”学术年会由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台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地方立法与政府法制研究中心、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山东大学法学院民商法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企业合规发展研究中心协办;浙江省法学会、台州市司法局、台州市国资委、台州市金融办、台州市工商联、台州市法学会、台州市律师协会为支持单位;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营商环境法治研究中心、台州仲裁院、浙江新台州律师事务所、台州市正立公证处、台州营商环境与企业合规建设促进中心、浙江优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台州市能源协会新型能源分会、浙江伟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台州市企业服务综合平台(企业码)为承办单位。
文字:陈 超 编辑:汪煜渌 初审:曹利微 校订:赵博凡 校审:汪江连 终审:项先权
律博士法治智库暨营商环境法治(政府法治)研究中心 “律博士政府法治与国企治理研究中心”简称“律博士政府法治智库”,由浙江新台州律师事务所主任项先权博士与多位国内著名法学专家共同发起,依托中国政法大学地方立法与政府法制研究中心开展活动。2019年12月15日,浙江省司法厅厅长马柏伟应邀出席成立仪式并为中心揭牌,已经邀请了50多位国内知名的法学专家担任智库专家,研究领域涵盖法学各个学科。中心以服务政府单位、公共机构及国企为目标,并开展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的课题研究。 在此基础上,为了整合更加丰富的学术资源,优势互补,更好地服务于各地政府的营商环境法治工作,浙江新台州律师事务所与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经友好协商,以“律博士政府法治智库”和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科研力量为基础,并吸纳中国计量大学及相关院校其他优势学科力量,合作共建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营商环境法治研究中心(同时加挂“政府法治研究中心”牌子,以下简称“中心”),2023年6月17日,以该中心为基础,设立“台州营商环境与企业合规建设促进中心”,依然采取院所共建方式运行,主要负责法治营商环境与企业合规的学术研究与法律服务工作。中心主要工作包括:具体负责“营商环境法治化高峰论坛”(学术年会)相关会务工作,编制“营商环境法治化”年度报告,完成“营商环境与政府法治”领域的高水平项目,编辑营商环境法治化的地方典型案例集,等等。 “中心”实行双主任制度,由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汪江连副教授和法学博士浙江新台州律师事务所项先权主任共同担任。中心聘请刘兆彬先生等专家担任特别顾问,并聘请智库专家和研究员30余人。 联系地址:杭州市文三路369号文三数码大厦12楼浙江新台州(杭州)律师事务所内 办公电话:0571-88930382 负责人:项先权 联系方式:13372560990(微信号13757606250),xxqls@163.com |